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乳化沥青设备的微表处技术的起源

乳化沥青设备的微表处技术的起源

乳化沥青设备的微表处技术的起源

一、微表处技术的起源  1、稀浆封层的出现与发展      微表处技术是在稀浆封层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路路面薄层罩面技术。 稀浆封层用于路面工程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德国。它是一种由乳化沥青、很细的集料{更确切地说是砂)和水组成的混合料,操作人员将各组分材料添加到带搅拌器的拌和箱中,边加料边搅拌,在达到合适的混合料稠度后倒在路面上摊铺,整个施工过程全部为手工操作。当时使用的是阴离子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十分稳定,破乳速度极慢。这种技术除了用做罩面外,还可以用作裂缝的缝补。  2、稀浆封层的改良与微表处技术的表现      德国公路工作者为了用稀浆封层解决路面车辙问题,开始对稀浆封层混合料进行改良。对原材料进行精心筛选和改进,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使改进后的稀浆混合料在摊铺厚度较大的情况下仍能迅速、良好地成型,且成型后的混合料在耐久、抗车辙性能等方面都比普通稀浆封层有了很大的提高。于是,使用聚合物改性的快凝、快开放交通的稀浆封层-----微表处车辙填充技术诞生了。随后,微表处混合料也开始用于整幅路面的罩面。  3、微表处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情况     目前,微表处已经在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级公路维修养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国际稀浆罩面协会(ISSA)统计的全球微表处应用量超过183.73万t(1999年,不完全统计)。其中美国、加拿大应用最多,用量达92万t,占到全球微表处用量的50%,按照10kg/㎡计算,相当于铺筑微表处9200万㎡;欧洲用量仅次于美国,1999年为77.83万t,占全球微表处总用量的42%,其中西班牙、法国等国家用量较多;1999年亚洲微表处用量很少,仅为4.25万t。  二、微表处的定义  微表处(Micro-surfacing)是一种由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外加剂按合理配比拌合并通过专门施工设备摊摊铺到原路面上,达到迅速开放交通要求的薄层结构。   一般来说,气温24℃、湿度小于50%的情况下,12.7mm厚的微表处要求施工后1h即可开放交通。